##EasyReadMore##

11.27.2009

真理絕對論

說真理是相對的,意思是,一個命題對某些人來說為真,對另外某些人來說為假。說真理是絕對的,意思是,真相只有一個,命題要嘛為真要嘛為假,它的真假值不會因為人的立場而改變。(至於一個命題要符合哪些條件才算為真,則是另一個哲學上爭論不休的問題了)

乍看之下真理相對論似乎比較和善,因為它可以支持文化多元性,真理絕對論則像個不知道尊重別人的莽夫,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有些人可能對真理相對論和絕對論有錯誤的理解,於是支持相對論唾棄絕對論。事實上,真理絕對論僅僅主張真相只有一個(如果張三說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李四說太陽每天從西邊升起,難道我們要說,根據真理相對論,張三和李四的說法都是對的嗎?),然而它並不是鼓勵我們去壓迫其他人要相信什麼信念的主張。

A文化認為吃拉麵發出聲音是禮貌的,B文化認為吃拉麵發出聲音是不禮貌的。真理相對論者會說,兩個文化的說法都是對的,「吃拉麵時發出聲音是禮貌的」這個命題相對於A文化而言為真,相對於B文化而言為假。那麼真理絕對論者會怎麼說呢?A文化和B文化之間一定有個文化的觀點是錯的嗎?

並不是。真理絕對論也可以支持文化多樣性的。

真理絕對論者可能會說,「吃拉麵時發出聲音是禮貌的」這個語句要放在脈絡下來看才有真假值,才會是個命題。就像「我肚子餓」這樣的語句,光看這句話我們不知道語句裡的「我」到底是指誰,更遑論判斷這個語句為不為真了,所以這樣的語句不會是個命題。

所以「吃拉麵時發出聲音是禮貌的」這個語句放在兩個文化的脈絡下來看會產生這兩個命題:
A文化認為吃拉麵時發出聲音是禮貌的、B文化認為吃拉麵時發出聲音是不禮貌的。這兩個命題可以同時為真而不導致矛盾。

我想真理絕對論者在這裡要說清楚的是,哪些語句得在脈絡下看才會有真假值,以及為什麼它們得在脈絡下看才會有真假值,以免類似問題出現時就一律用「阿這個要放在脈絡下看啦」敷衍過去。我猜大概會是用到代名詞的語句,和審美觀、偏好有關的語句,以及某些和感官經驗、倫理價值有關的語句。

用到代名詞的語句不放在脈絡下看,就不知道到代名詞在指誰。一個東西或一幅畫漂不漂亮沒有客觀標準,端賴看畫或看東西的人的判斷。有人喝酸梅湯說好喝,有人說太酸了;有人坐雲霄飛車嚇得半死,有人卻笑得很爽;色盲的人看到的世界和其他人不太一樣。感官經驗是屬於個人的感覺,別人沒辦法知道你喝酸梅湯時感覺到的感覺,你也沒辦法知道別人的,所以在某些和感官經驗有關的命題上,我們並沒有一個好的判準說,酸梅湯一定沒有很酸、雲霄飛車一定非常恐怖、消防車看起來一定是紅色。倫理價值我就不確定真理絕對論會有什麼理由了。

0 feedback:

Post a Comment

為了避免辛辛苦苦寫的留言送出後就不見,你可以在送出前把它複製到別處。
如果留言一直沒顯示,可能是被系統當成垃圾留言擋下來。你可以寄信到右上角的信箱叫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