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11.07.2009

米糖相剋

柯志明,<殖民經濟發展與階級支配結構-日據台灣米糖相剋體制的危機與重構(1925-1924)>
這是我這大一上修高淑媛老師的台灣經濟史讀過最有趣的論文,不過我只讀了前面的部份。

蔗農只能將收成的甘蔗賣給特定製糖株式會社,因此會社可以將價格壓得很低也不怕蔗農不把原料賣給他。而稻作不一樣,稻收成後會賣到碾米廠;而碾米廠間數眾多,在競爭激烈下價格不能訂太低,不然會買不到米。碾米廠通常是集地主、放高利貸、加工(碾米)於一身的角色,收入大多來自放貸而非碾米加工;借貸在農民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部份,他們有時會急需用錢卻沒有東西可以當抵押品而去借高利貸。因為碾米廠特殊的功能,這個行業很難被日本投資滲透。

日本進入工業化,許多農民跑去工廠工作造成糧荒,於是開始從台灣進口蓬萊米。台灣進口的蓬萊米很便宜,造成日本還在種米的米農生計困難,於是日本政府便補貼他們。可是日本政府補貼讓日本米價維持在一定水準反而顯出了台灣蓬萊米的物美價廉,蓬萊米的價格還因此上漲了。日本政府的補貼居然補貼到台灣米農的身上了。

而在台灣,蓬萊米是出口的經濟作物,在來米才是糧食作物。蓬萊米價格好,在來米的種植變少,物以稀為貴,在來米價也上升了。蔗農看到米農收入這麼好當然會想轉作,於是製糖株式會社為了不讓他們轉作只好很不情願地提高價格。日本方面原本想買便宜的米和甘蔗原料,沒想到卻越買越貴了。論文後半部份就是在講日本如何處理這件事,不過我還沒看完,而且那部份大概也不怎麼有趣了。

2 comments:

  1. 我覺得經濟史很難唸,不過你大概以後不會再遇到了,如果對這有興趣其實可以看看涂照彥那本「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

    米糖相剋其實是土地問題,因為日本一開始對於糖廠確保原料的方式是:「只要在某某糖廠勢力範圍的土地內種甘蔗,一定要賣給某某糖廠。」

    結果等到192x年日本米(蓬萊米)引進台灣後,台灣農家發現種日本米比種糖賺多了,因為日本沒有規定農家只能種甘蔗。

    就我印象,後來日本的處理手法是以借給蔗農預付金的方式來控制。因為耕作期間農家也需要錢,而農家實際上已經被壓迫得很慘,在耕種期間幾乎沒錢生活。糖廠透過借給農家錢的方式,強迫農家必須種植甘蔗,甘蔗又一定得賣給糖廠,就以這種循環壓榨台灣農民......。說真的,看台灣日據經濟史實在是蠻悲哀的 =_=

    ReplyDelete
  2. 謝謝你,我突然想回去把那論文看完了。(拍拍)

    ReplyDelete

為了避免辛辛苦苦寫的留言送出後就不見,你可以在送出前把它複製到別處。
如果留言一直沒顯示,可能是被系統當成垃圾留言擋下來。你可以寄信到右上角的信箱叫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