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3.26.2011

如果感覺到地震讓地表上下晃動,那麼這次地震大概比較大

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992學期,地球與環境科學概論,石瑞銓

地震的震波大致可以分成三種,傳遞速率由快到慢排序列舉如下:P波(primary wave)、S波(secondary wave)和表面波(表面波還可以分成雷利波(Rayleigh wave)和洛夫波(Love Wave))。

其中P波是震幅最小,也就是能量最小的波。它是疏密波。P波會在地球內部傳遞,在離震源比較遠的地方會以和地表接近垂直的角度傳到地表,所以會造成地表上下震動。小地震的P波一般人通常感覺不到,因為它實在太小了。但是如果能感覺到地表上下震動,而且那真的是地震造成的上下震動的話,最好在S波和表面波到達之前趕快關火關瓦斯(火災通常是地震過後導致傷亡人數非常慘烈的主因),然後跑到安全的地方。畢竟,連震幅最小的P波都能搖成這樣了,更別提S波和表面波了。三月十二號的野外實習我們去看被921地震弄倒的房子,一二層樓通常都被壓得扁扁的,樓上雖然柱子受到損傷但是沒有倒;所以我猜如果來不及跑到戶外的話往頂樓跑應該會比較安全吧。

不過爆炸和火山爆發會產生P波但是不會產生S波(因此可以從震波紀錄知道其他國家有沒有試爆核子彈)。如果簍雷感受到P波並很機警地關瓦斯並跑到比較安全的地方,在那裡等了老半天卻什麼鬼震動都沒有的時候,那麼簍雷該擔心的大概就不是地震了。

3.03.2011

就是你想的那個東西

前幾天我在老貓的推特上看到燈泡放進嘴裡就拿不出來了嗎?這篇粉碎謠言的文章。作者親自吞燈泡做實驗,文章裡提到:
最初的測試,小耿心裡比較沒底,因此在燈泡外面套上了一層橡膠膜(好吧,其實就是用了你想的那個東西)。
讀到「橡膠膜」時,我對它還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反正就是橡膠膜嘛。但我讀到「好吧,其實就是用了你想的那個東西」時,雖然我心裡只想著橡膠膜,卻馬上知道了那層橡膠膜就是保險套。(如果有人知道有些保險套是橡膠做的,而且他讀到「橡膠膜」時想到保險套以外的其他東西,例如橡膠手套,那麼他讀到「好吧,其實就是用了你想的那個東西」後,會確信那層橡膠膜是橡膠手套嗎?)

「好吧,其實就是用了你想的那個東西」這個看起來跟保險套似乎一點關係也沒有的句子到底告訴了我什麼事情,讓我能從這個句子得知那層橡膠膜就是保險套呢?這真是太神奇了。

(這篇文章加上語言哲學標籤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