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測試,小耿心裡比較沒底,因此在燈泡外面套上了一層橡膠膜(好吧,其實就是用了你想的那個東西)。讀到「橡膠膜」時,我對它還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反正就是橡膠膜嘛。但我讀到「好吧,其實就是用了你想的那個東西」時,雖然我心裡只想著橡膠膜,卻馬上知道了那層橡膠膜就是保險套。(如果有人知道有些保險套是橡膠做的,而且他讀到「橡膠膜」時想到保險套以外的其他東西,例如橡膠手套,那麼他讀到「好吧,其實就是用了你想的那個東西」後,會確信那層橡膠膜是橡膠手套嗎?)
「好吧,其實就是用了你想的那個東西」這個看起來跟保險套似乎一點關係也沒有的句子到底告訴了我什麼事情,讓我能從這個句子得知那層橡膠膜就是保險套呢?這真是太神奇了。
(這篇文章加上語言哲學標籤合適嗎?)
很好玩兒呀
ReplyDelete我馬上想到了保險套.....
ReplyDelete歪:
ReplyDelete幹得好!
例如,他對於他想說的這個東西到底要不要明白說出來「遲疑了」,這個態度可以從「就是你想的那個東西」這種迂迴的說法發現。「遲疑」要不要說,有個很明顯的原因,就是「明白說出來」至少不會是一件可以「公開」而且「不會怎麼樣」的事,也就是,這件事被公開說出來,或多或少是社會不太期待的事情。這樣就縮減了這個東西是什麼的許多可能性,而生活週遭可以拿來當橡膠膜使用並包覆燈泡的東西大蓋也不大多,又必須符合「公開說出來恐怕不大符合社會的期待」這個條件,那大概就剩保險套了。
ReplyDelete但是上面這說法真是落落長一大串,但是幾乎每個人都是「一看到」就立刻想得到。為什麼?
這大概就是某些人認為,「言說」從來就不只是「言說」,同時還是「行為」的意思。每一次的說話都同時是在做一個行為,怎樣的說話會被聯結到怎樣的行為,則是在社會中與她人互動逐漸形成的約定(習慣),既然成為習慣,那就不是需要反省就能做出回應的「模式」。而這裡的「就是你想的那個東西」,與大部分人都能立即做出正確的回應這件事之間,就存在著這種「模式」(吧)。
↑這樣是太認真了以至於沒有跟隨到妳的幽默感嗎? XD
頌:
ReplyDelete我只有想到你在第一段寫的東西。另外,我覺得讀者能知道那層橡膠膜就是保險套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這篇文章沒有限定讀者是誰,表示作者預期任何能看到這篇文章或文章的複製品的傢伙都能知道就是你想的那個東西(或者,作者不寫「就是你想的那個東西」,而是寫「就是那個東西」)到底是哪個東西。
想像這個情況:
小隨知道簍雷非常討厭一雙橡膠手套,總是找機會讓它破掉好換新的。小隨也知道簍雷寫文章的習慣,例如,如果簍雷沒有特別註明某句話是特別寫給哪些人看的,那麼它就是寫給所有人看的、簍雷不會寫任何誤導讀者的句子。
當簍雷寫「我在燈泡外面套了一層橡膠膜(小隨,就是你想的那個東西)」時,小隨大概會知道那橡膠膜是指手套。而小隨以外的讀者大概就不那麼確定橡膠膜是指保險套。如果簍雷寫的是「我在燈泡外面套了一層橡膠膜(就是你想的那個東西)」,小隨會知道橡膠膜是指保險套。
「↑這樣是太認真了以至於沒有跟隨到妳的幽默感嗎? XD」
不會喔,我也是很認真地在寫這篇文章的XD
我是因為「『橡膠』膜」而聯想到保險套;如果是「膜」的話我可能也會想到保鮮膜──至少保險套不是唯一正選。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