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6.27.2010

中正哲學二下心得

(通識中心)基礎數學,賴振燿
都在教高中數學,像是算複利、線性方程式、矩陣、排列組合和機率,不過講得滿仔細挺清楚的。高中數學有學好而且沒有要湊學分就別來浪費時間吧。

課本是滄海出版的Michael Sullivan的管理數學。老師做了一個網頁,如果不違反著作權,他會盡量把每週的課程內容上傳到網路上,課堂練習、小考的題目和答案也是。只有期末考。

(哲學系)宗教哲學,鄭凱元
我想老師至少可以分成兩種,幫學生唸書的老師和讓學生自己唸書的老師。侯維之大概是前者,他會把課本的內容非常詳細地告訴學生,也會鼓勵我們去想為什麼作者要這樣寫而不是那樣寫;鄭凱元大概是後者,他上課時像在跟同學閒聊、簡介課本的內容,詳細的部份就留給學生自己讀。

鄭凱元似乎非常鼓勵學生接觸自己主修領域外的東西,他聽到自己不熟悉的、新的東西時似乎很開心的樣子,也因此他佈置報告的時候總是留給我們很大的空間,讓我們可以找自己有興趣的東西做深入報告,而不是只停在隨便咕狗到的網路資料。這堂宗教哲學有兩個報告,我都寫得很開心,另外老師對我的第一個報告似乎很滿意的樣子。

(哲學系)演化與倫理,張忠宏
張忠宏也是幫學生唸書的老師,至少在這節課是。課本是Richard Joyce的The Evolution of Morality,不過因為我回去後都沒複習有時候上課還恍神所以腦袋裡只剩下斷簡殘篇,有點搞不清楚作者到底要論證什麼東西了。

不過最後一節課講到的投射論(Projectivism)真是嚇死我的毛。投射論最初是Hume提出來的,Joyce把它拿來說明人類為什麼有道德觀:有時候我們會把強烈的情感投射到外在世界,以為外在世界真的有某種性質或東西存在。就像我們感到害怕時,把害怕的情緒投射到外在世界,然後以為世界上有鬼存在那樣,我們對於殺害無辜的人的行為感到非常不滿,我們把不滿的情緒投射到外在世界,以為殺害無辜的人的行為有是道德上錯的的性質。

有哪個正常人會想出這種理論啊,哲學家的腦袋真是太神奇了。

(通識中心)在春天遇見科學,潘瑋
依然很精彩的課。潘瑋放了幾個有趣的影片,講眼睛和耳朵的構造、門板實驗(連結點進去後「躲不掉的短暫失明」那部份)、人裝上會讓影像上下左右顛倒的裝置後怎麼適應等等。不過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指定讀物討論課,我從來都不知道原來看一本小說還可以想這麼多事情,例如劇情這樣安排會不會有矛盾、某個角色的某種能力如何在物理上可能、時間旅行有沒有蘊含決定論之類的。

潘瑋還出了我寫過最有趣的期中考

(哲學系)心靈哲學,Kevin
課本是Jaegwon Kim的Philosophy of Mind,是本很好的入門書,Kevin也講解得很詳細,是堂很有收穫的課。不過期中考後我開始常常在課堂上打瞌睡,但Kevin遇見我時還是非常和善地打招呼,Kevin我對不起你啊…

(哲學系)應用倫理學,吳秀瑾
分組報告;由老師或同學選定主題,老師會找在該議題上支持正方、支持反方的文章讓小組上台報告文章的論證內容和結構,以及同學對這篇文章的批評或建議。這學期我最不爽的課,我還在想為什麼我會討厭這堂課,目前想到的是這些:
  • 要說服對方的最好方法大概是用對方接受的前提推論出對方不樂見的結論,可是老師找的文章正反兩方都接受不一樣的前提,可是老師還要報告正方和反方的同學用作者的立場互相交流一下。
  • 期中考我只有69分。

(哲學系)科學哲學,陳瑞麟
修了這堂課讓我對科學家研究科學的方式大大改觀,加上老師會舉科學史的實例講解,真是太有趣了!我才不要講我上課學了什麼,想知道的自己買書回去看哇哈哈。

用的課本是老師寫的科學哲學:理論與歷史這裡有導論前兩節的試讀。不過我到了快期中考的時候才開始進入狀況,大致能看懂導論前兩節在寫什麼。我猜這是因為那兩節大部分只講大綱沒有舉例,讀完第三節和後面兩三章有點背景概念後再看導論大概會好一點。

(哲學系)洛克,侯維之
侯維之和助教老胡還是既認真又可愛。課程本來要講洛克怎麼婊笛卡兒,可是修這堂課的人很多沒修過笛卡兒,所以期中考前都在講笛卡兒,我沒修過笛卡兒正好撿到。

(哲學系)基礎邏輯,蔡行健
期中考後開始講我轉學考沒準備過的部份,和語意、模型有關,滿好玩的。而且蔡行健講話好有趣噢,例如,「簍雷沒有妹妹,不過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可能世界,在那裡簍雷有一個妹妹;我們還是不要拿簍雷的妹妹舉例好了,他可能會介意我們討論他妹妹,雖然事實上他沒有妹妹」。

旁聽
這學期我旁聽了地環系的課,李元希的構造地質學和范誠偉的環境化學,兩個老師都很認真,課程內容似乎很充實的樣子。寫科學哲學期中報告時我還把環境化學裡說明臭氧層怎麼形成的部份寫進去。

不過高中讀社會組的我化學實在太差,雖然還是有我聽得懂的部份,但常常打瞌睡也不是辦法,期中考後沒多久環境化學就沒去聽了。

相關文章:

中正哲學二下心得

中正哲學二上心得

6.14.2010

仰山學堂之哲學好好玩

今年七月的第二個週末,仰山學堂的主辦人白鹿找了三個優秀的講師來分享他們覺得哲學有趣的地方,也安排了強迫大家問問題、被抽到的幸運鬼回答問題的活動,禮拜六晚上白鹿找了中正哲學系所的學生們,其中一個苦主就是我,跟大家聊天。歡迎大家來找我玩,雖然我也不確定自己到底能表現得多好囧。

這次仰山學堂的詳細課程和報名方式或想問問題請往哲學哲學雞蛋糕走。

6.12.2010

超驗的和先驗的

侯維之上課的時候提到「超驗的(transcendent)」和「先驗的(transcendental)」這兩個字雖然長得很像但意思可差多了。

這是康德做出的區分。「超驗的」指,把原本用在能從感官經驗觀察到的東西上的準則(principle)用在沒辦法從感官經驗觀察到的東西上,這麼做的結果當然是錯的;沒辦法用感官經驗觀察到的東西包括實體(substance)的概念*1、上帝(呃,或者是上帝的概念?)。「先驗的」,意思是不必用到感官經驗就能知道某個命題為不為真;例如,不用檢查我的隨身碟,我也知道「我的隨身碟裡要嘛有新世紀福音戰士要嘛沒有」為真。

我不是很清楚,把原本用在能從感官經驗觀察到的東西上的準則用在沒辦法從感官經驗觀察到的東西上到底是怎麼回事,而且到底是觀察到什麼東西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清楚「transcendental」和「a priori」能不能通用。不過已經三個禮拜沒更新了所以還是厚著臉皮寫上來,嘛哈。


*1:實體的概念是指,能獨立於其它東西而存在的東西。例如桌上的芒果就是一個實體,我們可以合理地想像這個情境:在某個可能世界裡只有那顆芒果,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在不考慮柏拉圖的理形世界和類似的理論下,「是方的」這個性質不是實體,我們總是在某個東西上觀察到這個性質,像是方的眼鏡、方的西瓜,我們沒辦法想像只有「是方的」這個性質存在,除此之外什麼東西都沒有的世界。

但是我們沒辦法光靠觀察芒果或西瓜就說觀察到了實體的概念,概念本身和概念的指涉物是不一樣的

照我對侯維之對康德對「transcendent」的說法似乎蘊含,幾乎所有的概念都沒辦法用感官經驗觀察到(不過我猜很多概念是從感官經驗學到的)。